肺病的表现体征有什么

一、呼吸系统相关体征

(一)呼吸频率改变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肺部疾病时,如肺炎,患者呼吸频率可增快,可达到20次/分钟以上,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机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弥补气体交换不足;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在疾病稳定期呼吸频率可能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呼吸频率会逐渐增快,尤其是急性加重期。儿童的呼吸频率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40-45次/分钟,1岁以内约30-40次/分钟,1-3岁约25-30次/分钟,3-7岁约20-25次/分钟,若儿童肺部有病变,呼吸频率会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比如肺炎儿童呼吸频率可显著增快,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表现。

(二)呼吸节律改变

1.潮式呼吸

可见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肺部疾病相关的严重情况。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周而复始。其发生机制是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只有当缺氧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和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进而暂停。

2.间停呼吸

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常见于颅内病变及呼吸中枢衰竭。间停呼吸的发生机制与潮式呼吸相似,但病情更为严重,提示预后不良。

(三)发绀

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多时,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肺部疾病导致气体交换障碍时可引起发绀,如重度肺炎时,肺部炎症范围广泛,影响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导致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加,出现口唇、甲床发绀;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病变的患儿,由于肺部血液循环异常,也容易出现发绀表现,儿童发绀可能在活动后加重,因为活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缺氧状况更明显。

二、胸部体征

(一)胸廓形态异常

1.桶状胸

常见于COPD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气道狭窄,呼气困难,肺组织过度充气,残气量增加,导致胸廓前后径增大,左右径也增大,状如桶状。儿童时期如果患有严重的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或长期的肺部慢性病变,也可能出现类似桶状胸的胸廓形态改变,影响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2.鸡胸

多由于佝偻病引起,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发育异常,胸部骨骼畸形,表现为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同时,患有肺部疾病如严重的支气管肺炎导致长期慢性缺氧的儿童,也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出现胸廓畸形。

(二)触觉语颤改变

语颤是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肺部炎症浸润实变时,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语颤增强,因为实变的肺组织传导声波的能力增强;而肺气肿时,肺组织含气量增多,语颤减弱;胸腔积液、气胸时,语颤减弱或消失,因为积液或气体阻隔了声波的传导。儿童由于胸部组织相对较薄,语颤的检查相对成人有一定差异,但原理相同,例如儿童肺炎时,如果肺组织实变,也可出现语颤增强。

(三)叩诊音改变

1.清音

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当肺部有病变时,叩诊音会发生变化。

2.浊音或实音

肺部大面积含气量减少的病变,如肺炎、肺不张、肺梗死等,叩诊可呈浊音或实音。例如大叶性肺炎实变区域叩诊为浊音或实音;胸腔积液时,积液区叩诊为实音,因为胸腔积液将肺组织压缩,含气量减少。儿童胸腔积液时,叩诊实音的范围会根据积液量的多少而变化,少量积液时可能仅表现为局部浊音。

3.过清音

常见于肺气肿,由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过清音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比清音音调低,音响强。儿童肺气肿多与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或长期反复肺部感染有关,叩诊时过清音表现也较为典型。

(四)听诊音改变

1.呼吸音异常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压迫性肺不张,如胸腔积液等。例如大量胸腔积液时,压迫肺组织,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儿童支气管异物导致支气管部分阻塞时,也可出现相应部位肺泡呼吸音减弱。

-支气管呼吸音增强:当肺组织实变时,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因为实变的肺组织传导支气管呼吸音的能力增强,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儿童大叶性肺炎时也可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增强的情况。

-啰音

-湿啰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痰液、渗出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按啰音的音响强度可分为响亮性和非响亮性湿啰音;按呼吸道管径大小和腔内渗出物的多寡分为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可闻及湿啰音,儿童肺炎时可听到不同部位的湿啰音,根据湿啰音的部位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位置,如双下肺湿啰音常见于支气管肺炎。

-干啰音: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肺部炎症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支气管狭窄时可出现干啰音,如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闻及广泛的呼气性干啰音,其发生机制是气道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导致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干啰音。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干啰音较为典型,而且呼气延长更为明显。

三、其他体征

(一)杵状指(趾)

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常见于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肺癌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儿童时期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病变,长期缺氧也可能出现杵状指(趾),而且儿童时期出现杵状指(趾)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二)肺部原发病灶相关体征

对于有明确病因的肺部疾病,还会有相应的体征,如肺结核患者,如果是浸润性肺结核,可能在肺部特定部位听到湿啰音,同时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但局部体征主要以肺部相应病灶的听诊和叩诊改变为主;肺栓塞患者可能在肺部听诊时发现呼吸音改变,同时可能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体征,但肺栓塞的体征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病史、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