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力下降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力下降溶血性贫血的概述

自身免疫力下降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超出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而引发的贫血。自身免疫因素可通过多种机制破坏红细胞,例如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红细胞膜穿孔、破裂而溶血;或者自身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使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等。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自身免疫异常相关因素

-原发性因素:部分自身免疫力下降溶血性贫血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增加自身免疫攻击红细胞的风险。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在老年人群中可能因整体免疫功能衰退而更易出现此类情况;性别差异上无明显特异性,但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自身免疫力下降溶血性贫血中,可能在女性中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有一定关联。

-继发性因素: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等),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使机体产生的抗体交叉反应攻击自身红细胞;某些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等,肿瘤细胞可能产生异常的免疫调节物质,影响免疫系统对红细胞的正常识别,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发生。

2.红细胞破坏机制

-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使红细胞膜受损,导致红细胞在血管内或血管外被破坏。在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迅速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可出现血红蛋白尿等表现;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在脾脏,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结合有抗体的红细胞,经过消化等过程使红细胞破坏,此过程相对缓慢,可引起脾脏肿大等表现。

二、临床表现

1.贫血相关表现

-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导致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引起。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精神萎靡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在原有基础疾病基础上,贫血症状加重,出现心悸、气短等更明显的循环系统缺血表现。

2.溶血相关表现

-黄疸:由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大量胆红素,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新生儿患者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血症更易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肝脾肿大:多见于慢性溶血患者,脾脏肿大是因为巨噬细胞吞噬破坏红细胞的过程中,脾脏参与了这一过程,长期的红细胞破坏刺激脾脏增生肿大;肝脏也可能因胆红素代谢负担加重而出现轻度肿大。

三、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提示骨髓造血代偿性增加。不同年龄患者网织红细胞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网织红细胞正常参考值相对成人稍高。

-血涂片检查:可发现球形红细胞等异常形态的红细胞,有助于提示溶血性贫血的可能。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依据,分为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直接Coombs试验检测红细胞表面的自身抗体,间接Coombs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游离自身抗体。

-血清胆红素测定: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反映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增加。

-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提示骨髓造血代偿红细胞破坏增加。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对于有贫血症状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贫血相关的缺氧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支持骨髓造血;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休息环境的舒适,避免劳累。

2.免疫抑制治疗

-常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来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但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其副作用,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更要谨慎权衡利弊,密切监测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用时要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有其相应的副作用,如环孢素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3.其他治疗

-脾切除:对于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如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且脾脏是主要的红细胞破坏场所的患者,脾切除可能有效。但脾切除后患者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儿童患者,因为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切除后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所以在考虑脾切除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术后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等。

-输血治疗:在患者贫血严重,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时可考虑输血,但输血可能会加重自身免疫反应,所以要谨慎使用,尽量选择洗涤红细胞等减少免疫原性的血液制品。对于儿童患者,输血时要严格进行血型匹配和交叉配血等操作,避免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自身免疫力下降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