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包括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以及从食物中摄取,例如深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
不同人群维生素D缺乏引发佝偻病的特点及影响
婴幼儿: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大。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婴儿日照时间少,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表现为夜间哭闹、多汗、枕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颅骨软化、方颅、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例如有研究显示,日照时间少于2小时/天的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日照充足的婴儿。
儿童:儿童时期如果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可能出现骨骼变形等情况,同时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速度和身高,并且会降低儿童的免疫力,使儿童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孕妇:孕妇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自身钙的代谢,同时也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维生素D水平和钙的代谢,导致胎儿在子宫内就可能存在维生素D储备不足的情况,增加新生儿患佝偻病的风险。
预防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
婴幼儿:婴儿出生后数天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出生后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800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为每日400国际单位。同时,要保证适当的日照,一般建议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但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防止晒伤。
儿童:儿童时期也需要保证足够的维生素D摄入,除了通过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外,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满足需求,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等因素适当调整,一般维持在400-800国际单位。同时,要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
孕妇:孕妇在孕期也需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每日可补充维生素D600国际单位左右,以满足自身和胎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同样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