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缺什么元素

佝偻病缺什么元素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以及钙元素引起的。

一、维生素D

1.作用机制

-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它可以诱导肠道黏膜细胞合成一种钙结合蛋白,这种蛋白能增加肠道对钙的通透性,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同时,也有助于磷的吸收,维持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例如,人体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₃,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维生素D缺乏,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就会减少,导致血钙、血磷降低。

-对于儿童来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生长需要钙、磷的沉积,而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的正常代谢,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引发佝偻病。婴幼儿如果日照不足,比如冬季出生的婴儿,户外活动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量不足,就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

-婴儿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发年龄段。这是因为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大,但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有限。母乳喂养的婴儿虽然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如果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者婴儿户外活动少,也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人工喂养的婴儿,如果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幼儿期的儿童如果生活方式中日照时间短,比如长期待在室内,也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

二、钙元素

1.对骨骼发育的作用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骨骼中的钙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维持骨骼的硬度和强度。在骨骼生长过程中,钙不断沉积到骨骼组织中,使骨骼不断生长和发育。如果钙摄入不足,骨骼的矿化过程就会受到影响,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出现佝偻病的症状,如颅骨软化、方颅、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

-儿童处于生长高峰期时,对钙的需求增加。例如,青春期前的儿童身高快速增长,骨骼需要大量的钙来构建。如果饮食中钙的摄入不能满足身体需求,就容易引发佝偻病相关的骨骼问题。不同年龄的儿童对钙的需求量不同,婴儿期每天约需300-400毫克钙,幼儿期约需600-800毫克钙等。

2.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早产儿来说,由于其体内钙储存不足,且生长发育更快,对钙的需求更高,更容易出现钙缺乏相关的佝偻病问题。母亲在孕期如果钙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胎儿钙的储备,导致新生儿出生后钙储备低,增加佝偻病的发病风险。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儿童,如慢性腹泻等,会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增加佝偻病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