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缺什么营养素

维生素D缺乏

作用机制: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水平降低,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动员骨钙释放,维持血钙浓度,但这会影响骨的正常钙化过程,从而引发佝偻病。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地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地区。

人群易患因素:对于婴幼儿来说,若母乳喂养且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婴儿出生后体内维生素D储备较少,且婴儿户外活动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量不足,就容易缺乏维生素D。早产儿、双胎儿由于出生时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足,且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大,也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钙缺乏

作用机制: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常的骨骼发育需要充足的钙。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的钙化过程受到影响,导致骨骼病变,引发佝偻病。例如,一些膳食中钙含量较低的地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人群易患因素: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大。如果日常饮食中钙的摄入量不足,如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婴儿,钙的摄入往往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对于青少年,如果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钙摄入不足,增加佝偻病的发生风险。

磷缺乏

作用机制:磷与钙共同参与骨骼的钙化过程,磷缺乏会影响骨的正常矿化。磷主要通过食物摄入,当磷摄入不足时,会干扰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佝偻病相关的骨骼病变。

人群易患因素:长期摄入低磷饮食的人群,如一些特殊膳食结构的婴幼儿或患有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磷吸收的儿童,容易出现磷缺乏。例如,患有慢性腹泻的儿童,磷的吸收会受到影响,进而增加佝偻病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