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佝偻病是缺什么元素

患佝偻病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元素

维生素D

-作用机制: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它可以诱导肠道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从而增加钙的吸收。同时,也有助于磷的吸收,维持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摄入了足够的钙,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例如,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率显著降低,从正常情况下的30%-40%降至10%左右。

-来源与影响因素:人体可以通过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这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此外,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如深海鱼类、蛋黄、肝脏等。但如果日照不足,比如冬季日照时间短、皮肤暴露少,或者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就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户外活动相对较少,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患佝偻病的风险会增加。

钙元素

-在骨骼发育中的作用: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骨骼中的钙不断进行更新和代谢,钙的正常供应对于维持骨骼的强度和硬度至关重要。在骨骼生长时期,需要大量的钙来构建新的骨组织。如果钙摄入不足,骨骼的矿化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骨骼变软、变形,引发佝偻病。例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时,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能满足钙的需求,就容易出现佝偻病的症状。

-摄入不足的情况:婴幼儿时期是钙需求相对较高的阶段,但如果母乳喂养的母亲钙摄入不足,或者配方奶、奶粉中钙的含量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长需求,就可能导致婴儿钙摄入不足。对于较大的儿童,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也会造成钙摄入不足,增加患佝偻病的风险。

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婴幼儿: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大。由于户外活动相对较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有限,同时饮食中钙的摄入如果不能保证,很容易患佝偻病。建议家长保证婴幼儿每天有适当的日照时间,一般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同时,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注意自身钙的摄入,保证乳汁中钙的含量充足;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配方奶,其中钙和维生素D的含量应符合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儿童: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活动量增加,对钙的需求也增加。如果儿童存在挑食、偏食的情况,饮食中缺乏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就容易患佝偻病。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摄入足够的奶制品、豆制品、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等。同时,要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孕妇:孕妇在孕期需要为胎儿的骨骼发育提供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如果孕妇本身钙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容易患佝偻病。所以孕妇应注意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