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缺乏的维生素——维生素D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维生素D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等。
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的机制
对钙磷吸收的影响: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导致血钙、血磷水平降低。血钙降低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PTH可促进骨钙释放,以维持血钙正常水平,但同时也会导致骨组织的钙磷流失,影响骨骼的正常钙化过程,使得骨骼变软、变形,进而引发佝偻病。
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钙、磷来进行钙化。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骨骼的生长和钙化受到阻碍,儿童的长骨、颅骨等部位会出现相应的病变表现,如方颅、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
不同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的关系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儿童日照不足(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是经紫外线照射,儿童户外活动相对较少,若日照时间不足或日照强度不够,会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或者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如一些婴儿纯母乳喂养,而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较大儿童的日常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像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就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例如,一些长期室内活动、很少晒太阳的儿童,患佝偻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特殊人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由于在胎儿期从母体获得的维生素D较少,且出生后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对维生素D的需求更多,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对于这些特殊人群,需要更加关注维生素D的补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
总之,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通过保证充足的日照、合理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等方式,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