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D能够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从而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浓度,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钙化。当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水平下降,甲状旁腺为维持血钙水平,会代偿性分泌增加,导致骨样组织钙化障碍,引起骨骼病变。
不同人群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的关系
婴幼儿: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大,如果日照不足、喂养不当等,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例如,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婴儿又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就易患该病。
儿童:户外活动少的儿童,接受日光照射不足,也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增加佝偻病发生风险。一些特殊生活方式的儿童,如长期居住在室内、缺乏户外活动,或者深色皮肤儿童(因为皮肤中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影响维生素D合成),相对更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相关问题。
孕妇:孕妇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胎儿的维生素D储备,导致婴儿出生后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增加婴儿患佝偻病的可能性。
其他可能相关因素
虽然维生素D缺乏是主要原因,但也有其他因素可能对佝偻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比如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会导致维生素D吸收障碍,进而引发佝偻病相关表现。不过,这些情况相对维生素D缺乏来说是次要因素,维生素D缺乏始终是引发佝偻病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