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人皮肤相关表现及机制
1.皮肤感染风险增高:
-高血糖环境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提供适宜生长条件,其中真菌性皮肤感染较为常见,如足癣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皮肤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局部糖原含量增加,利于真菌繁殖,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红斑、脱屑等症状,且感染不易控制,易反复。
-细菌感染方面,糖尿病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破损后易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化脓等。
2.糖尿病性皮肤病变:
-皮肤色素沉着:多发生于颈部、腋窝等皮肤褶皱处,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及黑色素代谢异常有关,临床观察发现约一定比例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此类皮肤表现。
-皮肤干燥:高血糖影响皮肤的保湿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患者自觉皮肤干燥、脱屑,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这与血糖波动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相关。
二、糖尿病人神经病变相关表现
1.足部神经病变:
-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无法感知足部的微小损伤,如异物刺入、温度变化等,增加足部溃疡、感染的风险。例如,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足部感觉减退情况。
-疼痛或麻木:部分患者会出现足部疼痛、刺痛或麻木感,这是由于神经纤维受损后出现异常放电或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所致,夜间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影响患者睡眠及日常生活。
三、糖尿病人血管病变相关表现
1.下肢血管病变:
-皮肤温度改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时,患者足部皮肤温度降低,与正常肢体相比有明显温差,通过皮肤温度检测可辅助评估下肢血管循环情况。
-皮肤颜色改变:早期可能出现足部皮肤苍白,后期因缺血加重可呈现潮红、发紫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溃疡不愈合,这是因为血管病变影响了皮肤的血液供应,阻碍了组织修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糖尿病人:
-老年糖尿病人皮肤更为脆弱,皮肤感染后愈合能力下降,需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老年患者神经病变表现可能不典型,对足部损伤感知更差,应加强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
2.女性糖尿病人:
-女性糖尿病人在会阴部等部位皮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因局部潮湿等因素,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保持干燥,若出现瘙痒等症状应及时排查是否为真菌感染等问题。
3.有长期病史糖尿病人:
-长期患病的糖尿病人血管、神经病变往往更为严重,应定期进行血管超声、神经电生理等检查,监测病情进展,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