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的概述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等。其发病与宿主因素密切相关,如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及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器官移植等情况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真菌侵袭肺部。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痰可呈白色黏痰、黄色脓痰等,部分患者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同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如曲霉感染可能有咯血较明显等特点;隐球菌感染起病相对较隐匿,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可逐渐加重。
体征:肺部听诊可能闻及干湿啰音等,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及培养:痰标本是最常用的标本,但痰标本易受口咽部定植菌污染,需要多次送检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若痰培养连续2次以上分离到同一真菌有诊断意义。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通过BAL获取的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镜检,可提高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免疫抑制患者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肺活检等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病变,如曲霉感染常表现为肺部浸润影、结节影、空洞影等;隐球菌感染可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或浸润影等,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但缺乏特异性。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致病真菌选择相应的抗真菌药物,如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等;曲霉感染可选用伏立康唑等;隐球菌感染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用药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综合考虑,遵循个体化原则。
治疗基础疾病及调整免疫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至关重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对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低下的患者,需评估是否能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特殊人群肺部真菌感染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重视。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诊断时需谨慎区分定植与感染,治疗时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较大毒副作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时,诊断可能较困难,因为老年人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药物需兼顾疗效和安全性,密切监测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
免疫抑制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艾滋病患者等,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更具挑战性。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其免疫状态等因素,治疗时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更加谨慎,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以改善免疫状态。
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密切监测患者情况,适时调整药物。
增强免疫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使血糖处于稳定合理水平;恶性肿瘤患者在病情允许下适当进行康复锻炼等。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对于医院等场所要加强病房等环境的消毒管理,减少真菌暴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