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用什么药

一、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治疗药物

(一)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1.两性霉素B:是治疗严重深部真菌感染的经典药物,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外漏,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多种深部真菌如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属等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但肾毒性较为常见,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谨慎使用,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钾等指标,老年患者肾功能可能减退,更要注意剂量调整及监测。

2.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两性霉素B的脂质体剂型,相较于普通两性霉素B,肾毒性有所降低,抗菌谱与两性霉素B相似,适用于不能耐受普通两性霉素B毒性的患者,包括老年患者及肾功能受损患者,但价格相对较高,在使用时同样需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及相关指标监测。

(二)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1.氟康唑:为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包括克柔念珠菌外的念珠菌)、隐球菌属等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吸收良好。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轻度至中度肺部念珠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的巩固治疗等有应用。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需调整剂量并监测肝功能,同时要关注与其他药物如华法林等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

2.伊曲康唑:对曲霉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等有抗菌活性,有口服制剂和静脉制剂。口服制剂适用于肺部曲霉病、念珠菌病等的治疗,生物利用度受进食影响,需餐后立即服用。静脉制剂主要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老年患者服用时需注意胃肠道功能可能减退影响药物吸收,以及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指标。

3.伏立康唑:对曲霉属具有杀菌作用,对念珠菌属(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念珠菌耐药株)、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等有抗菌活性。有口服剂型和静脉剂型,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对于侵袭性曲霉病、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等有较好疗效。但可能引起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用药前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视觉异常等情况,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自身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三)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

1.卡泊芬净: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葡聚糖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对念珠菌属、曲霉属等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病、念珠菌血症及念珠菌属引起的腹腔感染、肺部感染等。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肝肾功能状况,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二、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药物

(一)念珠菌属感染

1.非耐药念珠菌:氟康唑常作为首选药物,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口服氟康唑治疗,病情较重或不能口服者可静脉给予氟康唑。若患者对氟康唑耐药,可选用棘白菌素类药物如卡泊芬净等。

2.耐药念珠菌:棘白菌素类药物是较好的选择,如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也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其他合适药物。

(二)隐球菌属感染

1.隐球菌脑膜炎:通常首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病情稳定后可序贯使用氟康唑巩固治疗。对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老年患者及免疫抑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2.肺部隐球菌感染:轻症患者可选用氟康唑治疗,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等治疗方案,具体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状况等综合判断,老年患者要充分评估其肝肾功能及耐受性。

(三)曲霉属感染

1.侵袭性曲霉病:伏立康唑是首选药物,对于不能耐受伏立康唑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等调整治疗方案,老年患者及儿童患者(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利弊)需特别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特殊人群肺部真菌感染用药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药物的剂量,根据肝功能调整伊曲康唑等药物的剂量。同时,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氟康唑与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此外,老年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较差,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伏立康唑的视觉障碍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儿童患者

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用药需谨慎。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成人不同,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应避免使用有明显儿童禁忌或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如普通两性霉素B肾毒性较强,儿童使用需严格评估利弊。可选用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卡泊芬净等,但剂量需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计算。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药物可能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等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三)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时需减量,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例如伊曲康唑静脉制剂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应慎用,口服制剂也需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

2.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时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如氟康唑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来确定,肾功能严重不全者需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加重。

总之,肺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原体种类、患者的基础状况(年龄、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