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该咋办呀

一、诊断方面

(一)病史采集

需详细询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病史,是否有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病史,以及近期是否有入住ICU、接受器官移植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导致真菌过度生长并易侵袭肺部;免疫抑制剂使用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真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发热等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在38℃~39℃左右,也可更高;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黏痰,部分患者可能有咯血症状。不同真菌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曲霉菌感染有时可伴有胸痛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测

-痰液检查:痰涂片镜检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但痰液标本易被污染,单纯痰培养阳性可能为污染菌,需要结合临床判断。

-血液真菌抗原检测:如半乳甘露聚糖试验(用于曲霉菌感染检测)、1,3-β-D-葡聚糖试验(可检测多种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这些抗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但存在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

-组织病理学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或肺穿刺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真菌菌丝侵入组织,是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之一,但属于有创检查,需谨慎实施。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肺部浸润影、结节影等表现,但特异性不高。

-胸部CT: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如曲霉菌感染常表现为晕轮征(结节或肿块周围环绕磨玻璃样阴影)、空气新月征(团块影内出现新月形空气密度影)等;念珠菌感染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大叶性肺炎型等不同影像表现。

二、治疗方面

(一)抗真菌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例如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等药物;曲霉菌感染可选用伏立康唑等药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等,不同年龄段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情况等。

(二)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如果是艾滋病患者,需同时进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以改善整体免疫状态,这对于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例如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只有控制好艾滋病病情,才有可能更好地控制肺部真菌感染。

(三)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病情较重的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正常的营养状态,增强抵抗力。

2.呼吸支持: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吸氧等呼吸支持措施。如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可考虑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谨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大的药物,且药物剂量需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进行计算。同时,儿童免疫功能较成人更不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例如儿童使用氟康唑时,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并且要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变化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且肝肾功能减退。在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时,选择抗真菌药物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例如老年人使用伏立康唑时,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器官移植患者、艾滋病患者等,这类人群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治疗中除了抗真菌治疗外,更要注重基础免疫状态的调整。对于器官移植患者,要根据移植器官的情况、免疫抑制程度等合理调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要避免免疫抑制剂使用过度导致感染加重,但又要保证移植器官的存活。艾滋病患者则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对抗肺部真菌感染。